贷款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编造虚假的理由、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、证明文件或产权证明作担保等手段,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,且数额较大的行为。这种行为侵犯了金融机构的财产权益和金融管理制度,对社会秩序和金融稳定造成破坏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和相关司法解释,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:
客体要件:
侵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以及国家金融管理制度。
客观要件:
采用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贷款,且数额较大。
主体要件:
一般主体,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。
法律后果:
根据诈骗金额和其他情节的严重程度,可判处不同年限的有期徒刑,并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。
具体到数额标准,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的相关规定,个人进行贷款诈骗,数额在1万元以上可视为“数额较大”,5万元以上为“数额巨大”,20万元以上则为“数额特别巨大”。